开通会员
  • 尊享所有功能
  • 文件大小最高200M
  • 文件无水印
  • 尊贵VIP身份
  • VIP专属服务
  • 历史记录保存30天云存储
开通会员
您的位置:首页 > 帮助中心 > 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pdf_中国固有文化视角下的近代法律思潮
默认会员免费送
帮助中心 >

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pdf_中国固有文化视角下的近代法律思潮

2024-12-08 03:19:11
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pdf_中国固有文化视角下的近代法律思潮
《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》

近代以来,西方法律思潮涌入中国。中国固有文化面临巨大冲击与融合机遇。

从传统儒家文化来看,其强调德治与人伦秩序。而近代法律思潮带来的法治观念、平等观念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。在清末修律时,固有文化的家族本位与近代法律的个人本位发生碰撞。但中国固有文化中也有可借鉴之处,如注重调解矛盾的理念与现代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有一定相通性。

近代法律思潮促使中国固有文化不断自我审视与调整,在吸纳西方先进法律思想的同时,也开始挖掘固有文化中的合理内核,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,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体系。

近代中国法律思想演变的特征

近代中国法律思想演变的特征
近代中国法律思想演变的特征

近代中国法律思想演变具有鲜明特征。其一,从传统向近代转型。传统法律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内核,近代受到西方法律文化冲击,开始向民主、法治等现代理念转变。其二,被动性明显。西方列强入侵后,为挽救民族危亡,被迫学习西方先进法律制度,在不平等条约等外部压力下逐步变革法律思想。其三,融合性。既保留了部分传统法律思想的精华,如注重社会秩序等,又大量吸收西方法律思想中的平等、权利观念,试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思想体系,这一演变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复杂的变革历程。

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内容概要

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内容概要
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内容概要

近代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,在法律思潮方面受到西方冲击。西方近代法律思潮强调民主、平等、法治等理念。中国固有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,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,以礼为核心规范社会秩序。

近代法律思潮传入后与中国固有文化产生碰撞与交融。一方面,传统礼教中的一些封建糟粕与近代法律的平等自由相悖。另一方面,中国固有文化中的道德观念、家族伦理等也影响着对近代法律思潮的吸收。例如,在立法中如何平衡家族本位与个人权利,如何从传统的民本思想转化到现代的民主法治观念等。这一过程充满曲折,但也促使中国法律走向现代化。

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转型的主要派别

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转型的主要派别
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转型的主要派别

中国近代法律思想转型中有几个主要派别。

洋务派,主张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在法律思想上,试图在维护封建礼教纲常的基础上,引进西方一些器物层面的法律制度,如军事、工商相关法律规范,开启了近代法律变革的先声。

维新派,倡导变法维新,他们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,主张君主立宪制,批判封建专制法律制度,提倡民权,强调法律应保障民众权利,在法律思想的变革上更为激进。

革命派则以推翻封建帝制、建立民主共和为目标。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的“天赋人权”“三权分立”等学说构建新的法律体系,他们的法律思想为辛亥革命后民国的法律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,推动中国法律思想向近代化大步迈进。
您已连续签到 0 天,当前积分:0
  • 第1天
    积分+10
  • 第2天
    积分+10
  • 第3天
    积分+10
  • 第4天
    积分+10
  • 第5天
    积分+10
  • 第6天
    积分+10
  • 第7天

    连续签到7天

    获得积分+10

获得10积分

明天签到可得10积分

咨询客服

扫描二维码,添加客服微信